担心“扣钱”而去买银行股博鱼体育- 博鱼体育官方网站- 最新网址为何说公募基金不可能这么做?
2025-08-10博鱼,博鱼体育,博鱼官方网站,博鱼体育登录入口,博鱼体育官方平台,博鱼中国官方网站,博鱼官网,博鱼体育登录入口,博鱼体育官网,博鱼体育下载,博鱼体育平台,博鱼app下载,博鱼注册网址,博鱼官方网站这两天,市场风风火火的讨论一件事,那就是公募基金新规中的业绩基准考核,对于连续三年时间基金的业绩低于基准的10%,就要扣钱了,所以银行股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,因为大多数基金的参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,也就是说只要你的业绩超过沪深300的收益,就会避免被考核的风险,而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中,银行股的比例大概有百分之十,这样的话,如果基金持有银行股的比例不够这么百分之十几,理论上收益就存在跑不赢基准的可能性。
原因之二,对大多数的公募基金经理而言,来到这个市场,既然选择了主动权益基金,那么就有信心跑赢市场基准,主动权益基金的核心就是要在承担高风险、高波动的情形下,来创造比较高的收益,这个收益肯定是远远超越沪深300的,你去看看过去创造了比较好的收益的基金,有几只是通过买银行股获得超额收益的?仅仅从这点来讲,大多数基金经理以前不买银行股,未来即便是基准考核了,也不会去买银行股的,除非银行股的位置很低了,确实有交易的价值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原因之三,现在对公募基金的考核虽然说比过去要严格多了,尤其是对连续三年业绩低于基准的,实际上这个也改变不了主动权益基金创造收益的属性,既然是对连续三年时间的考核,这对公募基金来说,比以前以年为单位的考核要轻松很多了,这样完全可以不用为了今年的收益而担心,将时间拉长三年最大的好处是,公募基金可以充分的为收益打时间差,认为市场位置低的时候,可以开启强烈的进攻模式,觉得市场高了,不会为了考核而继续做业绩,这个时候就可以全面的开启防守模式,可能时间延续到三年,业绩无论如何都会超越沪深300的。